close

  五娭毑臭豆腐吸引了不少市民。李立川 攝
  本報記者李立川
  2個爐子、3張小桌,外加一群排著長龍的食客,以及那時刻縈繞在鼻尖的似臭還香的味道,這就是為眾多“吃貨”津津樂道的“五娭毑”臭豆腐。
  11月7日下午5點多,記者在長沙南門口沙河街北邊的一個小巷口,找到了仰慕已久的“五娭毑”臭豆腐攤點。
  小攤上,油鍋翻滾著,黑色待炸豆腐干碼放整齊。一個30歲出頭的小伙子,挺精神地招呼著客人。其貌不揚的豆腐干一片片被夾進油鍋,少時,便滋滋地冒著油翻轉開來,散髮出一種說不出香或臭的氣味。麻利地起鍋,再照單或夾入快餐盒,或直接用竹簽串起。等候已久的客人接過,立馬大快朵頤起來。
  排在記者前面的,是長沙理工大學的一名女生。“你們學校離這裡可不近啊。那邊沒有臭豆腐賣嗎?”見記者疑惑,女孩一副熟客的語氣:“在長沙吃臭豆腐,就要吃‘五娭毑’的。要吃美味,多跑些路算什麼。” 仿佛為了印證我的“無知”一般,聽了我們的對話,好幾個人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了看我。
  20多分鐘後,總算輪到我了。5塊錢7片,分量正合適。端在手上,細打量,輕下嘴,果然焦脆而不糊、細嫩而不膩。初聞臭氣撲鼻,細嗅濃香誘人。可邊吃,邊疑惑叢生:既然叫“五娭毑”臭豆腐,為何不見娭毑呢?
  好不容易等到客人漸漸少了,記者逮住小歇的攤主,一番盤問,答案盡知。
  原來長沙的“吃貨”們口中念叨不止的五娭毑,真名叫王元玲,今年60多歲了,“五娭毑”這個名字的由來,是因為她老公黃德先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五,俗稱“五爹爹”(長沙俚語,意為爺爺),而她,便理所當然成了“五娭毑”。當年,為了全家生計,五娭毑就在家門口炸起了街坊愛吃的臭豆腐。這一炸,就是30多年。30多年來,無論颳風下雨,五娭毑的臭豆腐攤子都會準時出現在巷子口。如今,因為年事漸高,五娭毑已退居幕後,她的兩個兒子接過了母親的手藝與攤子。
  “我們的臭豆腐有名,主要是鹵水、豆胚、調料、炸工和火候幾個環節有獨到之處。再就是水、油、豆腐質量過硬。說句良心話,我們做出來的東西,首先要自己敢吃,才敢賣給別人吃。”五娭毑的小兒子黃斌——今天的攤主,這樣解釋自家臭豆腐走俏的原因。
  生意這麼好,難道就沒想過擴大規模,走加盟擴張的路子?
  “其實每年來找我們加盟,出錢借‘五娭毑’招牌的很多。我們也想多賺些錢。但炸臭豆腐這行是有講究的。比如鹵水的製作與調配,難以做到多、快、好。如果聽任加盟商無節制地上規模,很容易降低臭豆腐的質量。這麼多年的品牌和名聲,我們怕因為錢的原因給毀了。所以我們一大家子都情願賺錢慢點、少點,我們一定要對得起那些每天排隊的顧客。”
  記者手記:
  都說商場如戰場,清貧往往是無能的代名詞。可記者從“五娭毑”臭豆腐傳人身上,卻體會到了一份淡定。轟轟烈烈、波瀾壯闊地搏擊與進取,確實能創造不少神話,但與其泛濫、不如寂寞地堅持和堅守,也未嘗不能成為一段佳話。  (原標題:“五娭毑”臭豆腐:掌柜變了,味道如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z19ezybc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